返回
朗读
暂停
+书签

视觉:
关灯
护眼
字体:
声音:
男声
女声
金风
玉露
学生
大叔
司仪
学者
素人
女主播
评书
语速:
1x
2x
3x
4x
5x
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一、故乡与少年
”群众运动。它以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可磨灭的功绩而载入史册。义和团在反侵略战场上舍生赴死,前仆后继,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坚毅不拔的革命精神。但是,自发倾向十分突出的义和团,没有明确的纲领,缺乏统一的组织,不可避免地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了。从1901年到1911年的十年间,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,进行了积极的宣传、组织工作,发动了大大小小的武装起义。1911年武昌超义爆发,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皇权政治从此垮台。然而,帝国主义假手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,继续侵略和奴役中国,中国社会更加黑暗和落后,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悲惨和苦难。瞿秋白的整个少年时代,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度过的,他的故乡、家庭和个人生活,深深地印上了这个黑暗时代的烙痕。

    天香楼·家世

    瞿秋白出生的青果巷,位于不大规整的常州府城东南角的广化门内。由天禧桥向北不远,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小巷,在约有半里多远的巷路上,铺着一块块长条石板,显得整齐而洁静。巷内有不少高大古老的石库门宅第,其中一座坐北向南的深宅大院,就是青果巷八十六号的瞿宅——八桂堂。这座宅子分东西两院,前后共有五进。大门开在西院,东院辟侧门,都面临青果巷;另有一后门位于东院东北角,面向雪洞巷。走进大门,第一进是门房。第二进是轿厅,专供停歇自家和往来宾客的坐轿。西院第三进是一座构筑精巧、富丽堂皇的楠木大厅。上方悬着横匾,廊柱上挂着联语。厅前十八扇扉门,雕制精巧,窗棂全用螺钿镶嵌。厅中屏门上悬“百鸟朝凤”中堂,旁挂对联。东西两壁,挂满山水、花鸟条幅。厅内高挂着一排六盏玻璃宫灯。瞿氏堂名原叫瞻远堂,后来因为在楠木大厅堂前、堂后各植桂树四株,共八株,“八桂堂”因此得名。厅堂前面是一条走廊,围着精雕细镂的短矮的栏干。大厅后面是穿堂,天井里一丛翠竹随风摇曳,几株腊梅枝杈横伸,与玲珑剔透的假山石相映成趣,景致宜人。穿堂两边的门窗装有五颜六色的玻璃,光彩四射,很是好看。大厅西侧,有一个小小的花园,红梅,紫藤,春兰,秋菊,花开四季,芬芳馥郁,香气袭人,沁人心脾。园墙上嵌镶着一块石刻的草书“明月廊”横匾。园中杂草蔓生,小鸟飞潜,又是一番景色。明月廊书斋就设在这园里。东院第四进是一幢五开间的两层高大的楼房。正中是堂屋,有扶梯可供登楼,堂屋两侧是卧室。楼前有走廊,天井里的花台上植有芍药、凤仙、鸡冠、牵牛花和薄荷叶。楼窗高大,阳光射入,满室生辉。底层整排门扇的木框上面,雕镂着葡萄松鼠,细腻生动,工艺水平颇为高超。因为楼房一年到头笼罩在兰、桂、菊、梅各色花木的浓芳奇香之中,又是内眷所居,就取了一个秀美雅致的名字,叫“天香楼”。

    瞿秋白就诞生在天香楼内。他是这家的长子。瞿家是一个大家族,瞿秋白在族中属于老二房一支内四房的第十六世懋字辈,初名懋淼,号熊伯(亦署雄魄)。因为发际有两个旋心(俗称双顶),父母就给他取了一个奶名叫阿双。秋白小学及中学初期,学名就叫瞿双,别号瓠舟、铁柏、铁梅,又作涤梅;后来,改名为瞿爽,或作瞿霜,同时又改号秋白。

    瞿秋白在十三岁前后,曾经写过一首咏菊诗:

    今岁花开盛,

    宜栽白玉盆,

    只缘秋色淡,

    无处觅霜痕。①

    这首诗中,嵌入了他的名号:霜、秋、白三字。瞿秋白在三十六岁临难以前,在汀州狱中,又写了一阕《卜算子》咏梅,有句云:

    一任风和雨,

    花落知春残;

    待到明年春再来,

    应有香如故——

    ①瞿世玮语咏菊诗云:“怎么秋色淡,怎么无处觅霜痕?把秋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
首页 >瞿秋白——从书生到领袖简介 >瞿秋白——从书生到领袖目录 > 一、故乡与少年